说起项目指挥部的崔书记建设过25座桥的经历,辛海宁说自己没崔书记经历得多。那时的小崔刚进大桥工地,在江面的高空从事最苦的装吊工作业,辛海宁刚参加工作则做的是铆焊工,都是高危工种。小崔人生中的第一座桥九江大桥,刻进几代大桥人的记忆深处,建了整整22年时间。22年,相当于从一个初生的婴儿长成了大小伙子的年数都没能完工,那真是桥梁界的败笔。计划经济年代,整个桥处,一年能完成36万吨的混凝土浇筑就不得了了,哪像现在的大桥,五峰山大桥上的一个南锚碇,两年的时间就能完成36万吨的混凝土浇筑量,还不包括引桥的浇筑量。九江大桥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制约而停滞不前,最重要的是钢梁焊接质量不过关,一直在研制,一拖就是22年,把一代人的青春都拖没了。

老崔作为党工委书记,是第一个退到二线又不离开一线工作的老党员,那股“拼命三郎”的劲,让大桥局的一群年轻人叹服。

在他的办公室兼卧室,我看到了他整理的一大堆新闻资料汇编,其中有一张桩芯钢筋花的照片,非常震撼,这张照片后来获得了中国摄影比赛三等奖。

江边的会议室,是老崔设计的,后来也成为他在五峰山大桥的主战场。在宽大的会议室,连他自己也搞不清到底接待过多少批来客,有上百人的团队大活动,也有一两个人的参观者,不管人多人少,一趟走的路都一样。他向来宾们介绍大桥的建设经过,各种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现场管理、文明施工等等倒背如流。

“铁路桥和公路桥的区别很大,铁路桥上的电路系统与信号系统要在桥建好后才能对接,必须要拼命。刚开工的时候千头万绪,塔和锚,钢梁架设,铺沥青,电灯,还有许多辅助工程,少说也要4年半才能竣工通车。一般的铁路是用轨道摆到水泥上面,不用道砟,但这座桥下面的铁路用道砟铺设。缆索的线形问题不能改变,经过多少次试验与技术论证,觉得还是用道砟更科学。

爬模脚手架一体:在模板脱下来后,需要把爬模往上升。通过预埋件爬椎在塔的墩身上做一个导梁,先装爬架,模板就挂在导梁上面,顶6米上去,周而复止往上去,还有内模也要拎上去。桥墩内部是空心的。塔有两个横梁,做了两个横梁撑住,不让塔柱向中间聚拢。

截至2017年12月20日这一天,4号主塔已110米多高,哑铃承台,67根桩,一边35根,一边32根,最长的桩148米,相当于盖了50层楼房那么高,基础工程难度大,要打到岩层,进岩层60米。一级6米,现在已经18节。每天以1米高的速度往上攀升。主塔底下的基础桩,整个靠下面的基础承重。”

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老崔刻在心里,任何场合都会脱口而出。凡是来参观大桥的客人,都记住了老崔清亮的声音,记住了他在大桥上下奔跑的身影,也记住了他幽默诙谐的演说。

为了迎接大桥局武汉总部安全质量安全月大检查,在检查组来的几天前,崔书记就开始安排吃、住、行这三大任务。由集团公司总工会主/席徐振玲带队,46人的检查组要来工地,而且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检查,是采用多种形式,住下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接到崔书记的通知后,我19日晚8点半从市区坐82路公交,去大港英皇酒店与武汉来的检查团会合。次日7点到自助餐厅吃早饭时,正好和武汉总部工会主/席徐振玲同一桌吃饭,一起谈上午的会议内容。

崔书记因为陪同远道而来的检查团,一直忙到0点后才回项目指挥部的生活区休息。

每一次重大接待任务来临,从接待陪同到最后的送别,鞍前马后,不能有任何闪失,每桩事都要力求面面俱到。这过程不知道要讲多少话,跑多少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接待好每一位为了大桥远道而来的客人。

对这个被列为江苏省十大重点工程的大桥工程,从指挥者到一线普通工人,大家心里面有自豪,有沉重,就像沉重的南锚碇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秤砣压在心上,沉甸甸的。

6点半还没到,一辆大巴早早停在酒店门口,来接检查组去江边会议室。在项目指挥部工会工作的陈干事提前从指挥部的生活区赶到酒店门口,等待大家吃好早饭,陆续上车。小陈手里抓着花名册,跳上大巴开始点人数。8点40分,大巴车出发,5分钟车程就到了在五峰山下江边的会议中心。这辆容纳50人的大巴车上,这支由武汉大桥局总部组建的临时检查团的46名成员,从全国各地奔赴五峰山大桥,他们是中铁集团公司下属的9个分公司抽过来的安全质量负责人,都是在现场负责抓安全生产的里手行家,他们来五峰山大桥施工现场参加这个会议,检查只是一个方面,在检查过程中是观摩学习是另一个方面。在一线检查各个安全环节,通过和一线施工人员交流,发现问题即时整改。

老崔做事,追求完美已成为他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如果做不好的话,他就请外面专业的人来做,一定要做到满意为止。上面有人来检查,要贴标语,现场的年轻人跟着他一起忙,贴宣传标语时,他不允许有一点高低差。小年轻们说:书记,检查的人也不会用尺来量贴好的标语,何苦那么认真?

老崔更多的时候像一位长者,教会我如何在不平坦的工地现场行走,首先脚要站稳,不能滑倒,如果平时低血糖,口袋里一定放块糖。老崔拍照片的原则是:拍照片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但看到好的镜头,一定要拍,否则都不能原谅自己。

“不管做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每做完一件事,心里会踏实一些。劳碌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老崔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天抽空练字就是如此。

“三天不练,别人不知道,而一天不练,自己知道。做任何事,不需要做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做给自己看。”

老崔还是小崔的时候曾做过描图员,现在陈明常务副总办公室墙上挂的图纸,就是老崔亲手描的。

在项目指挥部老崔的办公室兼卧室,一张桌子上放着一摞子文件资料夹,是从开工到现在积累出来的。每一个工程节点所发生的新闻,各大媒体报道,网站新闻全部汇集成册,已经有了厚厚的几本。现在有了电脑手机,方便得多了,在手机上写好,手指轻轻一点,大小新闻就能飞到千里之外。没有网络的时代,全靠手写。大桥最早的“四个一”就是从老崔这儿出去的,一本画册,一本新闻汇编,一本文集,一本廉政动态。大量的资料要靠平时积累,如果等需要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肯定来不及。

老崔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内向,在生人面前不太敢说话,后来有一位领导教导他学说话,不仅要大胆说话,还要学会幽默。一句似玩笑非玩笑的话,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给自己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松绑,不失为减压的好办法。

从那时候起,小崔茅塞顿开,他突然间会说话了,而且找到了幽默这把金钥匙。小崔变成老崔的几十年,凡和他相处过的人,都喜欢他的冷幽默,也喜欢他天南海北会“吹牛”的本事。

崔书记和办公室的施超有个宏伟的目标,等这个桥建完了,想系统地做一个专题片。后来施超调到南京机关里工作,这个愿望只能靠他一个人来实现。平时就要积累大量的资料,这些都需要用心做。他手下的人少,接待任务繁重,各种事情接踵而来,应接不暇,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不只是一个框架,其中还包括了每个事情的肌理、筋骨、血脉。

在向前来参观大桥的人介绍南锚时,他说一个迪拜大楼用的混凝土33万立方米,装到我们的南锚上还不够,南锚要38万多立方米混凝土才能装得满。如此大的南锚碇,要怎样把它拿下,方案不知道改了多少遍。施工过程中,我们用进口的铣槽机,洗槽头磨坏了,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由二公司的杨忠通牵头提出来冲击钻加铣槽机这个工艺,解决了这个难题。32米高,38米深,一半直径是90米,另一半直径达到107米。基坑是圆的,到上部工程,锚碇的后部有压重块,变成了方形,对这些技术上细致之处,都要懂得。老崔所写的新闻报道,不仅仅只是事情的堆砌,还条理清晰,人物丰满。